本报记者 刘洋
琉璃河遗址位于房山区琉璃河镇,琉璃地处大石河北岸,河遗是址考责人西周时期燕国都城、北京地区现存最早的掘现建城城市遗迹,被誉为“北京城之源”。场负两年前,王晶作为琉璃河遗址考古发掘现场负责人,实证史北京市考古研究院馆员王晶发掘了西周青铜提梁卣,北京其内部的千年西周铭文实证了北京三千年建城史;一年前,面对“23·7”暴雨洪水,琉璃她坚持留守,河遗护住了遗址上的址考责人重要文物;今年,作为琉璃河遗址考古暑期国际学校的掘现建城培训教师,她又将琉璃河遗址所承载的场负文化传承出去。
坚守田野考古一线
2021年底的王晶一个寒冷冬日,在琉璃河遗址,一个考古新发现温暖了在场所有考古工作者。在打开西周青铜提梁卣器盖的一刹那,“太保”“匽”(即“燕”)等文字赫然在列。“对考古工作者来说,最期待的就是文物上有字,这件文物上竟然有24个字,其大意为‘太保在匽筑城’。”王晶解释,太保是历史上的召公,匽指的是西周的封国“燕”,这篇铭文与20世纪80年代出土的克盉克罍的铭文互为补充,是研究燕国早期历史的宝贵史料。它证实周初召公亲自来过琉璃河遗址,并在此筑都,恰好实证了北京三千年建城史。
王晶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,大学专业是商周考古,进入市考古院工作一段时间后,很快投入到琉璃河遗址考古项目的准备和研究中,这一扎就是六年。
琉璃河遗址是北京地区考古发现现存最早的城市遗迹,被誉为“北京城之源”。2019年开始,经国家文物局批准,北京市重启了新时代琉璃河遗址的考古与研究工作。作为琉璃河遗址考古发掘项目的现场负责人,王晶主要负责考古调查、勘探和发掘的现场工作。
细致的调查和勘探是考古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。2019年至2023年四年间,她和考古队员新勘探面积超80万平方米,新发现了上千处遗迹。琉璃河遗址多项考古发现填补了北京考古的空白,2022年7月,琉璃河遗址考古新发现获评“全国文化中心建设2021年度十件大事”。
特大洪水中守护文物
发现青铜提梁卣上的铭文后,琉璃河遗址仍在继续推进。按照国家文物局此前批复的考古计划,城内大型建筑、水井、居址、祭祀遗迹和墓葬区等的发掘逐渐有序展开。让大家没想到的是,“23·7”流域性特大洪水让考古工作戛然而止。
王晶回忆道,7月31日凌晨接到转移通知时,考古队迅速反应,决定立即转移重要资料、保护重要文物。“作为北方人,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雨。当时大家冒雨给发掘现场做保护和排水,但都没想到后续的洪水甚至影响到了工作站。”当时考古队一共有8个人,其中6个人都是35岁以下的年轻人。暴雨到来后,8人全部坚守在场,分头负责联络统筹、资料修复整理、现场清点整理、考古发掘现场巡视、后勤保障等工作。
灾害发生后,考古发掘现场无人员安全事故,遗迹及出土遗物均安全。受水浸的1700张历史照片、1000张底片、200袋文字资料、350件小件遗物全部在15天内完成修复整理工作。“这些珍贵资料如果不能及时抢出,真的就再也找不到了,现在部分资料虽然被水浸过,但还能辨认使用。”王晶说。
将中国考古学传播出去
作为市考古院的年轻人,王晶承担了不少青年工作。除了北京市青年突击队队长的职务,她还有一个职务是亚洲文化遗产保护青年大使。
被封为“大使”,主要是因为王晶承担了一部分国际交往的工作。比如今年暑期,琉璃河遗址考古暑期国际学校开班,王晶担任培训教师,手把手带领学员进行田野调查。暑期国际学校项目由北京市文物局主办,依托琉璃河遗址,来自美国高校的4名学员在琉璃河考古队和合作高校教师的指导下,通过田野考古发掘实践、课程讲座、分享研讨、首都文化遗产考察与研学等形式,完成为期一个月的培训研修。“这和研学不一样,是要计入大学学分的。在全方位的教学和实践过程中,我们努力将中国考古学的新理念和新方法传递出去。”
中国消费者报南昌讯(柏宁记者朱海)为更高效、更快捷地开展消费维权工作,提升消费维权效能,江西省景德镇市消费者协会努力探索新模式,运用在线调解模式处理消费纠纷,取得明显效果。据悉,该调解模式主要应用于线 ...
【我们这些年俗】光明日报记者 张国圣 光明日报通讯员 程雅琦“龙戏宝珠辞旧岁,蛇衔瑞草贺新春”“春风所及皆诗意,梦想可期即远方”……在重庆江津区,家家户户门楣上吉祥喜庆的春联,寄托着人们对今天幸福生活 ...
近日,首届“金石榴”全国青年大学生)短片盛典简称“金石榴”短片盛典)在新疆乌鲁木齐举行。“金石榴”短片盛典顺应时代潮流,以青年大学生)喜闻乐见的形式,率先倡导参与盛典推优短片活动的青年大学生)选手,运 ...
大寒是二十四节气的最后一个节气。大寒过后,又将开始新的节气轮回。让我们一起感受大寒时节的自然和文化之美。“小寒大寒,冷成冰团”。大寒同小寒一样,都是表示天气冷暖程度的节气。大寒处在三九、四九时段,是一 ...
如果你在逛国家博物馆时,发现人群突然排起了长队,那一定是在围观孝端皇后的九龙九凤冠!以此为设计灵感的冰箱贴设计精美绝伦,兼具观赏与收藏价值,因此迅速走红网络,成为国博的新晋“网红”。最近,文创爱好者等 ...
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3月10日电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)今天上午,第七届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在中国工艺美术馆·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开幕,展出全国各地720余件套)当代工艺美术精品。文化和旅游部党 ...